2025年10月18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首批特色标杆工业园培育项目——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以下简称“新材料产业园”)迎来园区创新研发中心、专用配套污水厂及消防站三大子项目集中开工。作为大湾区首个以M3用地类型为主的泛半导体产业高端配套电子化学品园区,此次开工不仅是增城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芯”“显”产业突破关键上游材料瓶颈,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硬实力:省重点项目+稀缺资源,打造泛半导体高端材料“专研专产园区”
作为增城区首个采用“管理机构+国企”创新模式的园区,新材料产业园从规划初期就自带“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属性:总用地面积约1649亩,由增城开发区园区发展局统筹管理、区属国企增城产投集团主导开发建设及运营,积极探索一级土地整备+二级开发建设+三级运营管理联动模式,是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区域内稀缺的M3(三类工业用地)、W3(三类物流仓储用地)资源集聚区,更是全市首个专为芯片、新型显示产业上游配套的电子化学品专区,目前已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首批特色标杆工业园培育项目(增城区唯一入选园区)。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效果图)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现场实景图)
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招引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及关键配套材料、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先进封装材料、偏光片用膜材料等六大核心领域,规划打造“创新研发-战略仓储-产业制造”三位一体的功能体系,未来将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新材料创新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存储基地及产学研转化基地,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链主企业提供上游材料支撑,探索填补区域关键电子化学品材料产业空白。
开工三子项目:智慧、环保、安全“三管齐下”,筑强园区管理运营根基
此次集中开工园区创新研发中心、配套污水厂、配套消防站三大子项目,分别从产学研孵、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三大维度,为新材料产业园后续管理运营筑牢根基,展现“产城融合、智慧管理、绿色安全”的建设理念。
1.创新研发中心:打造园区“智慧中枢”,赋能产学研转化
作为新材料产业园首期开发的核心板块,创新研发中心占地约76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电子化学品研发中心、试验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未来将承接科创孵化、中试研发、智慧园区管理等功能,成为链接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加速关键电子材料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创新研发中心效果图)
2.配套污水厂:日处理4000吨,坚守绿色发展底线
针对电子化学品产业的环保需求,配套工业污水厂采用先进处理工艺,首期工程处理规模达4000立方米/日,可覆盖园区及进驻企业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受污染雨水,排放指标严格符合国家标准,以“零污染”为目标守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发展与绿水青山共赢。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工业污水处理厂效果图)
3.配套消防站:一级救援标准,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考虑到园区产业特性,新材料产业园按一级消防救援站标准自主投建消防配套,总用地约10.2亩,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成后移交广州市增城区消防大队使用,派驻专业消防救援力量,为园区企业生产安全提供“近在咫尺”的应急保障,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配套消防站效果图)
战略价值:补链广东、赋能湾区,书写产业发展“增城新材答卷”
从区域发展到战略视角,此次项目开工意义深远,新材料产业园将成为撬动湾区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增城区智能传感器产业的“上游配套”,新材料产业园将填补区域高端电子化学品生产空白,加速形成“材料-器件-终端”完整产业链,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还将助力大湾区实现高端电子化学品“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供应”,打通供应链堵点,降低企业生产运输成本,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注入韧性与活力,助力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同时,通过搭建产学研转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园将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资源,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提升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为广东构筑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次三个子项目开工是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的“第一步”,未来将分步开发,逐步推进物流仓储、保税功能基地等项目落地,全面完善功能布局。增城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园区管理机构探讨“管理机构+国企”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园区管理机构的统筹管理下,依托区属国企的力量持续优化园区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力争将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的“标杆园区”。随着项目逐步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园将成为推动增城、广州乃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突围贡献“增城智慧”与“增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