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集聚140余家半导体企业 南京江北新区“中国芯”风头正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年集聚140余家半导体企业 南京江北新区“中国芯”风头正盛
收藏 0

这些年,来自南京江北新区的“中国芯”风头正盛。包括华为手机、小米手环、雅迪电动车智能控制器等在内的产品,都在不同部位应用了来自这个新区的企业生产的“中国芯”。

这里曾是一片农田鱼塘。但自2015年被确立为国家级新区后,江北新区只用了短短三年就集聚起了14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吸引了包括台积电、展讯、ARM等国内外顶尖企业进驻,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部环节。新兴产业的集聚,使得曾经坚持“宁隔一座山,不过一条江”的“江南人”也源源不断地跨江而来。

城市的“磁场”关键取决于产业的“势能”。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区如何明确发展方向和选择主导产业?选对了产业“主航道”,又该如何聚力快跑赢得产业发展红利?这是许多新成立的创新集聚区都在探究的命题。

南方日报“十城演义”调研组发现,江北新区从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突破,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链,进而对整个新区产业产生较大的支撑力,也为解答上述命题提供了样本。

南京江北新区是全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致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取舍有道-收拢再收拢,聚焦再聚焦

走进位于江北新区星火路的南京软件园创智大厦,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简称ICisC)的中心展厅里,一个个圆形的展示柜排成两排,展示了制造晶棒、生产晶圆、芯片封装、电路设计、终端应用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

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芯片封装、成品测试和终端制造,一批上中下游的企业正在江北新区加速集结。随着重量级项目的建成投产,江北新区打造“芯片之城”的蓝图正一步步落实,推动南京跻身全国集成电路重点城市第一方阵。

集成电路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高度的重要标志,被誉为“工业产值的倍增器”,每1元集成电路产值能带动10元左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进而带动增加100元左右的GDP。

近年来,从国家战略到地方政策,从国家大产业基金持续引领投资热潮,到5G通信、人工智能以及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为其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迈上快速发展关键期。

虽然在2016年上半年,江北新区就正式被列为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地。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江北新区并非一蹴而就。

南京的江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化工业基地,化工、钢铁等重工业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江北新区成立后,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低价值的产业开始被有序地迁、转、停。

那么,又该选择什么样的新兴产业作为“主航道”,带动这个庞大的新区后来居上?这是一个瞄准“高精尖”,不断对产业做“减法”的过程。三年前,江北新区提出构建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四大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体系。

今年3月,南京市成立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办公室,针对主导产业存在的集聚不够突出、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推动产业再聚焦,打造若干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前三、全球享有高知名度的“产业地标”。

江北新区很快调整思路,不求“大而全”,专注“少而精”。在原先产业体系上,江北新区把主导产业收拢再收拢,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金融三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两城一中心”,直接从高端切入,嵌入全球创新网络。对此,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原先产业体系上再聚焦,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创新浓度,快速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南京是全国软件名城,但此前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薄弱,江北新区更是集成电路产业洼地。但在江北新区软件园副主任周荣看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百舸争流的时代,由于资金和技术门槛比较高,江北新区可以借助台积电等领军企业的入驻,发挥国家级新区的政策和空间资源,以及南京高校集聚的人才优势,吸引产业巨头落户,布局高端产业链,打开江北新区的产业格局。

咬住“龙头”-没有高峰,何来高原

选好了赛道,如何跑得快赢得产业发展红利?江北新区咬定龙头项目和重点环节两大关键变量不放松。

事实上,环顾周边地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并无雄厚基础,而江苏省内另一城市无锡早在十年前就将这一产业做得风声水起;周边有上海占据全国近三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销售份额;成都、武汉、合肥、厦门等城市都不惜重金搞大项目,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但台积电的落户改写了南京芯片产业发展态势。台积电是世界首个晶圆代工企业,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超过英特尔。全球近60%的芯片代工都由台积电完成,苹果、高通等国际全球高科技巨头跳动的“芯”都掌握在台积电手里。

2016年,台积电宣布投资30亿元美元落子南京江北新区,3月项目签约、5月公司注册、7月开工建设。今年台积电南京项目5月投产。据介绍,该项目正式实现量产后,预计每月将实现2.2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

以台积电为高峰,江北新区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高原”:紫光存储、安谋科技、新思科技、中感微、华大九天、晶门科技等国内外龙头和引领性企业纷至沓来。仅在去年,就新增各类集成电路企业100余家,国内排名前10位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有半数入驻。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落户这里,正是充分考虑到江北新区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布局与精准发力。

周荣介绍,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设计、制造、封测、应用、装备耗材五大环节。目前,围绕这些环节,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都在密集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江北新区要如何精准发力,与其他城市实现产业链的错位发展?

周荣表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江北新区下足了功夫钻研周边城市的集成电路发展现状。他们发现,有城市集聚了大量下游中小应用系统领域的厂商,对市场敏锐高,但缺乏前瞻性的研究;有城市产业基础不突出,但拥有台湾的行业人才;有城市则既有行业基础也有人才优势,经济体量也足够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北新区决心瞄准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最高端,立足于江苏省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基础,发挥台积电的龙头效应,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持续发力,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围绕着价值链最高端,江北新区已重点布局了三大基地,一个以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为载体的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一个以江北新区软件园为载体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一个依托台积电的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芯片之城”已初见雏形,并将成为刷新南京城市形象的产业名片。

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0年,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1万人,集成电路企业300家以上,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时,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应用等在南京市集中度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重要集成电路产业引领区。

久久为功-对标第一流,打磨生态圈

上海厅、深圳厅、杭州厅……在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会议室使用了八个以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城市命名。“这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要对标找差,努力追赶。”该中心工作人员说。

但这场追逐注定是“持久战”。集成电路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业,还具有研发周期长、产品寿命短的特点。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时间,这期间政府能否持续保持投入,等待新兴产业开花结果?

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标先进地区,江北新区在政策、人才、技术、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长远布局,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ICisC则是江北新区集成高端要素、北新区软件园为投资主体,南京市经信委、东南大学为整体规划牵头单位,汇聚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资源,打造出全国首个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产业要素的亿元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ICisC设立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系统应用平台四大特色平台,目标就是把握产业发展的痛点,整合海内外的创新资源,为客户提供精准且专业的服务,帮助入驻企业加速成果转化,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决策是否引进项目,给多大政策支持,不再凭感觉,而是根据中心提供的企业评估报告,同时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费用,政府不再照单全收,而是根据企业实际使用情况再收费。”上述负责人说。

为了提高企业设计研发的效率,ICisC还密集布局了被企业称为研发必备的“一号机器”,包括EDA计算中心、IC研发仪器设备共享实验室、IC人才工程实训中心、物联网芯片场景测试中心、先进工艺设计方法学服务中心,有效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超大设计规模及计算资源有限的瓶颈问题。

作为肩负着全力打造江苏省未来创新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责任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以发展集成电路切入全球高端产业链并非赤手空拳,背后依仗的还有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芯片行业高度依赖人才,当前,江北新区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南京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联盟”,计划5年培育5000人以上,以构建一个产业、技术、人才、市场同频共振的集成电路产业超级生态圈。

聚焦-计划5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落户

从金字塔尖到塔基,江北新区全方位服务人才

今年5月份,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南京应届生的留存率为73.8%,较2017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人才政策效果明显。

“我们提出的目标是5年吸引10万名青年大学生。今年上半年已经远超1万,完成一年两万的目标肯定没问题的。”江北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才办主任朱效学说。

当南京仍面临毕业生留存率有待提高的挑战时,江北新区何以有这样的底气?答案藏在一份人才政策里。

今年3月,江北新区制定了《“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十策》(以下简称“创业江北”),构建从金字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从世界顶尖人才团队到青年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各类人才,江北新区在资金扶持和各项补助方面实现“全覆盖”。

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江北新区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扶持。对于金字塔尖的世界一流顶尖团队,江北新区开出了最高1亿元项目综合资助的扶持;对于创办企业的科技顶尖专家,提供最高1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三年内免租或给予资金补贴;对于创新型人才,给予100万元产业化资金;对于高层次创业人才,给予50万元—150万元启动资金……“大部分资金都是一次到位的。”朱效学说。

作为人才政策的受惠对象,南京宜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石鹏杰回忆创业路,直言人才政策是其选择落户江北新区的最主要原因。2014年,石鹏杰从国外回到南京创业,江北新区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地点和实验场所。2016年,石鹏杰通过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和创业大赛合计拿到了200万元的补贴,而且一次性发放到位。石鹏杰说,在人才政策的补贴下,企业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目前他研发的电致变色新材料已经具有一流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金字塔塔基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者,江北新区的扶持力度同样不容小觑。“我们为青年大学生提供零门槛、零成本的就业创业机会。”朱效学介绍,青年大学生在江北新区创业,免收各类行政费用,应届毕业生在江北新区范围内求职面试,可以获得1000元的一次性面试补贴。此外,还有优秀项目资助奖励、创业场地补贴、社保补贴等一系列扶持,企业不仅可以在初创时期获得补贴,在创业成功后,还可获得追加补贴。

“我们评审项目的时候,除了技术专家还有风险评估专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项目,以此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朱效学说,“对于客观原因失败的创业,我们也不会追究,这个风险由政府来承担。”

从金字塔尖到塔基,从资金扶持到各项补贴,江北新区的人才政策可谓全方位覆盖,为就业创业人才消除后顾之忧,而这也为“5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落户”创造了可能。

手记-用爆点思维打造产业地标

“为什么是南京拿下了台积电?”“台积电为什么会选择落户江北新区?”……2015年底,当台积电宣布将于南京建设12英寸晶圆厂,关于南京何以得到台积电青睐的话题讨论不休,也让南京在工业发展的舆论场火了一把。

彼时,距离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过去还不到半年。面对国务院批复的“三区一平台”(即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战略定位,规划面积达788平方公里的江北新区应该装载什么产业,如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一直为外界所关注和好奇。

一直以来,说起杭州就想起互联网产业,说起北京就想起高新技术产业,但南京的产业形象是模糊不清的。

台积电的落户是南京为江北新区抓住的第一个爆点。被誉为现代工业“粮食”的集成电路产业地位至关重要。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微细制造的最高水平,集人类超精细加工技术之大成。以台积电的落户为起点,江北新区抓住了机遇,短短三年吸引了14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入驻,产业通过集群方式高度集聚,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形成“话语权集合器”效应。

基于此,江北新区不再选择从头构建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而是聚焦集成电路、大健康医疗、新金融三大产业,聚拢资源,全方位发力,通过龙头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入驻,迅速将这三个新兴产业拉升为产业地标,大大增强了区域对优势产业的深耕能力以及对企业扎根本地的吸引力。

不难看出,这也是互联网的爆点思维从企业延伸到区域经济的体现。虽然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但资源也是有限的,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汇聚核心资源,在向上突破的关键点上实施定点引爆,带动“爆款产业”崛起,这就是区域经济的爆点。

为了提升产业聚集度,南京今年专门成立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办公室,推动各区(板块)更加注重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减少市域内盲目拼抢项目、相互拼资源的现象,而是聚焦主导产业主攻领域、未来产业培育方向,汇聚资源、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如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雨花台区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南京开发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等。

互联网经济时代,产品需要爆款,区域经济也需要爆点。南京这种瞄准产业链高端和技术前沿,集中投放资源,迅速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标志性、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地标,值得借鉴。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上一篇

华为高管:拒绝开放麒麟芯片是正确的决策

下一篇

闻泰科技困境:百亿并购资金缺75亿 借壳两年即亏损资产负债率逾80%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微信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