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降频“真相”,被戳穿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麒麟降频“真相”,被戳穿了?

继麒麟9000C“降频竞标”事件引发市场质疑,华为方面给出的“芯片降频后性能不降反增”说辞,再次被业内起底。

一边是立场鲜明的自媒体,认为主频并不代表综合性能指标,华为方面完全可以通过提高IPC实现“低配碾压高配”——“这才是信创芯片的性能真相”;另一边是更加较真的技术控,直接用同款机型搭载不同配置的麒麟9000C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降频后性能出现明显下滑…

理越辨越明。一时间,部分声音极力营造的“性能真相”,在一组组测试数据中彻底推翻,相关方也在这场争议中丢掉形象分,甚至被用户市场打上“以次充好”的灰色烙印。

减配交付遭质疑,性能“不降反增”认真的?

麒麟降频事件始发于近期频繁更正的招标公告。据业内爆料,由于麒麟9000C高配置芯片供应不足,此前华为方面对客户允诺的2.3Ghz、2.48GHz等设备,均出现无法交付的情况。

在四川省2025年台式计算机框架协议采购中,此前公告显示麒麟9000C以2.3Ghz主频配置入围。而当更正公告发出,该产品主频突然从2.3Ghz降至2.18Ghz。这种减配交付方式引起业内广泛质疑,即便抛开竞标操作违规不谈,性能是否达到用户要求无疑更加让人担忧。

随后,华为方面迅速出具了一份测试报告,其中主要罗列了华为擎云W585x(8核2.188GHz)较华为擎云W585x(8核2.48GHz)提升百分比。也就是说,麒麟9000C主频降低后,综合性能指标反而超过了高配版(2.48GHz)产品…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明显违背技术常识的论调,竟然得到了某些自媒体声音的“认可”。有人甚至以澄清芯片性能“真相”之名,进行了所谓的主频与IPC性能论证。

比如有媒体引用了一个技术结论:CPU性能=主频×IPC。架构优化带来的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提升,完全可以抵消主频下降的影响,甚至实现性能反超。

然而,这一结论中并未给出关键的麒麟IPC数据。在主频明显降低,IPC参数犹未可知的情况下,这种盲目洗地姿态让专业人士极为反感。一场颇具技术理性色彩的性能实测拉开序幕。

降频真相罗生门,IPC“烟雾弹”被数据戳穿

面对个别媒体给出的性能“真相”,最大的争议点在于IPC未知情况下,降频后的麒麟9000C能否胜过原版产品。有专业人士直接将新旧两款擎云W585X整机摆上擂台。

据悉,此次测试首先采用了最常用的 Linux 跑分工具 UnixBench,主要反映设备日常响应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并通过单线程和满线程分数,可以看出不同负载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数据显现,搭载降频后的麒麟9000C处理器的W515X(优享版),相较原版产品单线程下降约5.4%,满线程降幅为5.7%。同时,与ARM阵营同代产品飞腾D3000相比,麒麟降频后的单线程性能降幅达到了24.9%,满线程情况下更是相差超过50%。

如此明显的性能差,让华为此前给出的测试报告显得十分可疑。为了进一步排除其他整机部件干扰因素,精准定位到麒麟CPU的个体性能,业内还采用了国际权威测试工具SPEC CPU。

该项测试主要聚焦整数性能和浮点性能。前者对应日常办公、脚本运行、程序编译等任务,后者则常见于图形处理、科学建模、数据仿真等计算密集型场景。

依照测试数据,降频后的W585X 优享版在整数和浮点两项单线程测试中,分数都低于原版W515X ,降幅约达到 4% 。而在多核版本测试中,降频版多线程整数和浮点性能,依然比 W515X 略低,差距同样接近 4%。

整体来看,两次测试中的细分性能指标互为佐证,均显示降频版麒麟芯片性能下降明显。这也意味着,此前抛出的IPC“烟雾弹”不攻自破,迎面而来的是对始作俑者的更大质疑。

以此充好和稀泥,信创大厂竞标也需端正态度

在信创招标市场,华为芯片、整机以及云产品等占比极大,并且依靠产业链闭环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绑定效应。有业内人士尖锐指出,“这种大厂‘垄断’优势让前端销售更加有恃无恐,进而屡次出现违规竞标一幕。”

客观来说,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信创大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无可指摘,但前提一定是在保障用户利益无损的情况下。若一味依靠大厂背书打擦边球,难免遭遇口碑反噬。

以此次降频竞标事件而论,前期为了抢单虚报产品配置信息,已经属于违规。后续麒麟被质疑性能问题时,厂商不仅未能及时给出补救方案,反而一再混淆视听,尝试用一份未经验证的测试报告瞒天过海,本质上已属于“以次充好”的商业道德问题。

这种出现问题“捂盖子”、“和稀泥”的态度,从个别媒体口径中可见一斑。比如某些文章提到所谓的IPC变量,以及麒麟”低功耗”、”高能效比”领先,足以抵消主频降低带来的性能差距,“甚至可以实现反超”。

然而直到目前,相关厂商仍未做出正面承诺——降频版麒麟9000C单核性能比满血版更强。道理显而易见,如果最新的低配产品比原来高价卖出的高配产品强,老用户应该如何自处?

其次,所谓的功耗问题亦有国家标准可循,目前在售的信创产品均能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用所谓的能效比优势掩盖“以次充好”的现实,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事已至此,相关方面的应对确实并不符合用户市场期待。要知道,不管公司做到多大,影响力有多高,在信创采购项目中你依然是国家队的乙方,端正竞标服务态度不是最基本的么?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上一篇

笔记本颜值担当!WIKO Hi MateBook 14 酷睿版预售,波点圆键够潮够吸睛

下一篇

智微资本首期基金隆重启航,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微信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